1,存款变保险

假如你没有误填书面的申请 那就有欺骗的行为 还有就是你看看 你的存款到底去向何方 是不是被所存银行的保险业务所划去的 要是不是的话 建议查一下明细

存款变保险

2,跪求关于保险促销的案例谢谢

真正的保险是不需要促销的,其实也没有好的促销方法。保险公司目前惯用的就是:直接或间接提高佣金比例,在这种诱导下,业务员就会疯狂向客户推销,根本就不考虑客户是否有需求。
拒赔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保险原理和保险法律法规中有规定:投保人有义务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保险公司已经告知危险的情况下,投保人不理会相当于认同不需要保险公司赔付一样.所以说保险公司的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跪求关于保险促销的案例谢谢

3,我是银行保险团队的经理我想问的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宣传银保产

呵呵呵,什么银保产品?其实就是保险公司授权银行代销而已,还不是保险产品?不过无所谓,你可以把准客户邀请到银行的网点进行宣传,不要说是保险,就说是纯粹的理财,但是因为收益特别高,银监会怕挠乱银行市场秩序而不让销售,所以你们才和保险公司合作,打着保险的名义来销售,所以这款产品收益即高又有保障。你要告诉他们,其实你们就是存钱,至于为什么给的是保险合同而不是存折,那是因为银监会的原因。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我是银行保险团队的经理我想问的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宣传银保产

4,说说你见识过哪些存钱送保险的销售误导

新闻报道的:一不留神被忽悠成泰康保险 八旬大学教授建行取款遭骗河南大学一位八旬教授到银行取钱,被银行内的保险推销员诱导投保。但几天后仔细看过合同书才发现自己做错了,而如果退保,要损失一半的投保费用。“我本来是去银行取钱的,却被骗花了1万块钱办理保险业务。现在我生病了急需花钱,他们却说只能退给我5000块钱。”8月25日,河南大学84岁的退休教授王建堂气愤地告诉记者。 “今年4月29日,我去建设银行河大支行取了1万多块钱,准备离开时,过来两个人对我说银行存1万块钱一年能收利息200多,给您介绍种理财业务,存钱利息每年能达到400多,还可以分红。我就同意了。” 老人回忆说,他从没办理过这种业务,眼睛又不太好,有关该保险业务收益情况的说明书内容太多,他没细看就签订合同,并交了1万元钱。 几天后,王教授仔细看了合同才知道,原来这种人寿保险并不是只交一次钱就可以每年享受高利息和分红,它的合同期是10年,他需要连续缴纳5年的保险费,如果要解除合同,只能退还其5000元钱。

5,妈妈被保险人员虚假宣传诱骗买了6万理财险请教如何能拿回血汗钱

可以通过法律方式 可以通过诉讼 把当时的发票带着 估计可以
你打赢的希望很小。 你自己说,保险合同上有明文写到了这个扣除的费用,而你妈在合同上签字了,这就推定为他看过了这个合同,他又不是无行为能力人,合同当然有效了
就得起诉,对重大误解和显失公正的在一年内起诉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当时办理业务时。康泰人寿业务员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的话,你不用起诉但可以通过一下渠道维护你的合法权益,1、通过消协即消费者协会,2、工商局的消保科即消费者保护科,3、银监会的投诉科
你忍了吧,首先不必说你胜诉把握不大,我想说的是诉讼成本: 标的金额6万元(因为你们肯定主张合同无效,退还交付的6万元),那么诉讼费大概在几百块的样子,不到一千块。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案件本身不简单,对于不精通法律的你们来说,请律师是必要的,但是律师代理费至少得4000到6000左右,就算运气好,至少也需要3000以上。 通告你所阐述的,几年后也不过损失4000多块钱,所以,就当是个教训。 你所说的那个录音,作为证据,效力并不够、
如你所说,你必须都要有证据证明。否则,很难胜诉。 投诉可以试试,但不一定有用。

文章TAG:存款  存款保险  保险  宣传  存款保险宣传典型案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