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怎么理解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在招商银行开办的交易币种当中,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港币、新加坡元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115.25日元;1美元=1.47加拿大元等。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法方法。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采用间接标价法,如1英镑=1.6025美元;1欧元=1.5680加拿大元;1欧元=1.0562美元;1澳大利亚元=0.5922美元等。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怎么理解

2,直接标价法是什么意思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如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19.05即1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直接标价法与商品的买卖常识相似,例如美元的直接标价法就是把美元外汇作为买卖的商品,以美元为1单位,且单位是不变的,而作为货币一方的人民币,是变化的。一般商品的买卖也是这样,500元买进一件衣服,550元把它卖出去,赚了50元,商品没变,而货币却增加了。

直接标价法是什么意思

3,直接标价法的概念特点

直接标价法又称价格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币能够折合多少本国货币。本国货币越值钱,单位外币所能换到的本国货币就越少,汇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国货币越不值钱,单位外币能换到的本币就越多,汇率值就越大。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的升降和本国货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例关系:本币升值,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直接标价法。市场上大多数的汇率也是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如:美元兑日元、美元兑港币、美元兑人民币等。直接标价法的特点是:外币金额保持不变,其折合成本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对外币的价值变化而上下变动;应付汇率的升降与本币对外币价值的高低成反比关系,即如果现在需要更多的本币才能兑换到原来标准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汇汇率在上升,本币汇率在下跌;反之,如果现在能以较少的本币就可兑换到原定数额的外币,则说明外汇汇率趋于疲软,从本币的角度看就是本币趋于坚挺。
你TMD不懂装懂诅咒你天天来大姨妈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单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除了美国佬和英国佬外基本都是采用的这个。你回答的是间接标价法。说的是英毛币的计算美国佬是1978年9月1改成间接的。

直接标价法的概念特点

4,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么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0.9705即一欧元兑0.9705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汇市场上的报价一般为双向报价,即由报价方同时报出自己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由客户自行决定买卖方向。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越小,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成本越小。银行间交易的报价点差正常为2-3点,银行(或交易商)向客户的报价点差依各家情况差别较大,目前国外保证金交易的报价点差基本在3-5点,香港在6-8点,国内银行实盘交易在10-40点不等。

5,货币金融学 名词解释

1、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3、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4、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5、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6、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7、 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8、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9、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10、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11、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12、 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13、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14、 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15、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16、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17、 提现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18、 金融资产——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19、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20、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利弊皆存,利大于弊。
挺好的,行的
其核心内容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宏观的金融经济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文章TAG:直接  标价  名词  名词解释  直接标价法的名词解释金融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