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重疾保险有必要买吗

感觉不能肯定,不管是谁都不能肯定自己不会发生重疾。经过研究人一生发生重大疾病的几率达72%,如果明天有72%的几率下雨,你会带伞出门吗?难道非要等到发生重疾了才想到买保险,真到了那个时候,不好意思,你买不了了!
有必要。重大疾病保险,是指个人发生重大疾病时的一种补充保险。退休时自愿(不是强制性的)一次性缴纳后(按退休时年龄缴到七十三岁,每年一至二百元。)方可享受。是国家为了防止因病致穷,因病致困的一种救助方式。总之,这是退休人员退休时的一种补充医保。您自个斟酌,医保部门不会强制。

重疾保险有必要买吗

2,真的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不是必须的。人一生的重大疾病发病率是72.9%,现在年轻人发生重大疾病也常见。比如30岁以下常见的疾病:癌症、良性脑肿瘤、血液病、尿毒症等等。但是并不是有风险我们就一定购买保险,也可以用于享受生活。毕竟“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过如果选择了不投保,发生重疾无钱医治时就不要后悔,因为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坦然面对死亡是人生的一大解脱。所以说不买保险也是可以的。但是不买保险发生风险时后悔是不可以的。
你可以不买重疾险。但是如果一个人得了重疾,社保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还有一部分费用要自理。而另一方面,治疗后的康复费用、生活费用等等,社保是不会管你的,这都是要靠你自己积蓄来解决的。或者,还有一个办法,买重疾险,达到规定要求了,保险公司赔付,不管你花钱多少,以后需要多少钱,保险就给那些,连同你未来的生活经费一并给你。现在的环境状况如此之差,你总不会以为自己是超人,百病不侵吧?

真的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3,重大疾病保险有必要购买吗

随着现在重大疾病发生率的持续上升,人们对保险的意识也提高,面对现有的社会状况,人们的优选当然是重疾险了,不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这个保险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那为什么需要购买重疾险呢?我想说一下几点: 1、发病率太高 如今,社会的污染太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食品安全问题太严重,生活节奏快,处于压力,习惯,遗传等因素之下,严重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事实上,只要人们还活着,他们就会有健康问题。现在一个人患重病的比例是72.18%。最后,几乎每个人都会患上严重疾病,但有些人事先会发生意外,既然这是一定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前准备呢? 2、治疗费负担不起 严重疾病的治疗费用一般在10万到数十万之间,这使普通人望而生畏。据专家统计,如果严重疾病只需10万元现金,中国 85%的家庭无法拿出,14%的家庭拿出将影响其他财务计划,只有1%可以拿出来。 事实上,一旦发生严重疾病,其涉及的远远超过治疗费用,以及后期康复护理费用,由于丧失工作能力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当然还有家庭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失等。可以说,只要大多数家庭中有一个人患有严重疾病,整个家庭就会陷入绝望! 3、对家庭影响太大 如果一家之主病重,除了受到疾病的折磨外,还需要医疗费用有失去了收入来源。如何偿还房屋贷款?如何承担未来的教育改革?老人和体弱的父母将来如何抚养? 未来生活将如何继续?甚至可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爱人的誓言只会给她脆弱的肩膀留下巨大的负担......一个原本非常幸福的家庭从现在起就没有幸福的希望了! 4、治愈率高,但你需要钱 事实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严重的疾病都可以治愈!严重的疾病并不意味着死亡,但没有钱等于死亡;事实是,严重的疾病等于贫困,一个家庭的破产往往始于严重疾病的发生!这几十年真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一病又回到了解放! 因此,投保重大疾病保险还为时不晚,因为它是转移疾病风险的最佳手段,是急用的现金,是病后护理生活的经济保障,是经济保证提高治疗标准,是为了弥补自己和家人失去收入的保证,是家庭之爱和责任的体现! 所以,重疾险的投保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可以保障在家庭中某一个家庭成员发生重疾是就可以获得的保障,不仅仅是减轻家庭负担,还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增加更全面的保障。

重大疾病保险有必要购买吗

4,重疾险有必要吗

那到底要不要选择买重疾险呢?我认为需要是建立在对重疾险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先要知道:重疾险保什么? 重疾险的本质是 “收入损失险”,主要就是保障重大疾病风险。如果家庭支柱不幸患上大病,除了大额医疗开支,还有房贷、车贷要还,而重疾险只要患了符合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给一大笔钱。这笔钱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用来治病、出国理疗、恢复身体,购买保健品等。 重疾险保障疾病,主要分成 “重疾” 、“中症”和“轻症” (具体图片见下图): (1)重疾: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过程花费巨大 (2)中症:不管是疾病严重程度还是花费都是介乎两者之间,增加获赔概率 (3)轻症:不会危及生命,花费不大。 1、关于重疾病种: 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各大保险公司疾病进行了统一。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5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法定的 25 种重疾,在所有理赔的案件中,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重疾险的核心。所以大家不能简单粗暴的理解,重疾险保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不能说保 1000 种疾病的一定比保 25 种疾病的就好。 2、关于轻症病种:保险行业协会只对 25 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确定,对轻症和中症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下面几种轻症是目前行业内都比较认可的高发轻症:(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2)轻度脑中风(3)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4)较小面积Ⅲ度烧伤(10%)(5)视力严重受损(6)冠状动脉介入手术(7)主动脉内手术(8)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就算有些公司很大,但是对于高发轻症的保障都是不足的,所以这块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3、关于中症病种:中症的诞生,虽然丰富了重疾险的保障内容,但也让产品变得更加复杂: 比如同一种疾病,在 A 公司是轻症,在 B 公司可能是中症,甚至 C 公司直接就没有了。 总管多款产品,深蓝君总结了中症的来源,主要有如下 2 个: (1)原有的轻症升级为中症,提高赔付比例 (2)重大疾病降低理赔门槛,变为中症 中症的出现,一方面降低了重疾的理赔标准,使更多的情况能获得赔偿;另一方面,不同程度的病情可以获得不同的赔偿,更加科学合理。如有更多保险疑问,就来【深蓝保】看原创文章哦!

5,到底要不要买重疾保险

万一得了重疾,会给家庭带来巨额医疗支出,而且还有康复费用、家庭债务、生活费用等收入损失。能够提前赔付的重疾险,就能对冲这些风险,它的保额,不止能用来治病,还能弥补家庭收入损失。
大都会保险是个大骗子公司
要买 疾病到来时候这个保险可以让你少付出很多钱 实用
受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重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虽说现在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在对于重大疾病的治疗上,仍旧是个长久的艰巨战。为了帮助家庭不至于因重大疾病而陷入“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境地,购买一份重疾险就显得很有必要的。对于重疾险,社会上仍旧有很多疑问的声音:重疾险到底该不该买?该如何购买? 有社保仍应配备商业重疾险 重大疾病,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面临的一道难关。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高血脂症患者9000万,烟民3.5亿,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0—64岁之间每死亡4人就有一人是癌症患者。而随着环境恶化、生活节奏加快,重疾的发生越来越趋向低龄化。 虽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重大疾病不再意味着与“身故”画等号,但不断飙升的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成本和精神压力等,仍使普通患者及其家庭不堪重负。因此,个人尤其是家庭支柱提前准备好一份相应的保障尤为重要。不过,很多人觉得已有基本社保,个人没必要再额外花钱添置商业重大疾病险。对此,太平人寿健康险专家表示,医保的基本设计原理是低水平、广覆盖,虽然如今几乎人人都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但保障的力度并不高。 首先,用药部分,社保只能报销《社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其中甲类药品100%可报销,乙类药品需自负10%,未列入该《目录》的新药及一些进口的昂贵药品则不能报销,而一旦罹患重疾,很多时候必须使用新药和进口药。大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进口器械、特殊诊疗项目等,也无法通过基本医保获得报销和补偿。况且,除了直接的医疗费用,营养费、护理费等都不可以通过社保获得补偿。 其次,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报销制度,除了个人账户可直接用于定点医院的门诊和买药费用,住院费用只能采用事后报销方式。但对于罹患大病的家庭而言,短期内经济压力骤增,若只能事后报销,就不能起到作用。 此外,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中,门急诊部分会有自负段,住院部分会有起付标准,统筹基金还有最高支付限额限制,“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也只能按比例报销,这种种限制都会增加病人的负担。正因为这些制度限制,不少人发现,自己生病住了一次医院,动了个小手术,明明花费2万元的总医疗费用,只能通过社保报销40%—50%,自己还要承担1万多元。可见,社保的力度确实比较有限。 那么,近两年各地陆续开展的大病保险制度,部分加强了百姓的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是否就不需要再添置商业保险?其实不然。首先要明确一点,社会基本医保中,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本来就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来报销一定比例的大病医疗费用,大病保险主要是给予普通居民和新农合用户的补充保障。但是,大病保障的局限也比较多。以今年刚开始启动的上海居民大病保险为例,目前仅针对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肾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治疗、部分精神病病种治疗这四大类大病进行保障,参保居民罹患上述大病后,在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后,个人自负的部分纳入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范围,由保险公司按照报销50%的标准办理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服务。 可以看出,大病保险设置了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封顶线等限制性条件,无法全力覆盖个人治疗大病的费用支出。 商业重疾险补充保障优势明显 社会基本医保及大病保险中所欠缺的保障部分,其实恰恰能通过商业重疾险得以弥补。 一方面,商业重疾险的理赔原则是“一经确诊即可赔付”。换句话说,除非重疾险合同明确指出需经过180天观察的疾病,一旦被保险人发现自己不幸罹患合同中约定的其它大病,一般只要有必要的确诊依据,即可申请理赔,而不需任何发票去申请“事后报销”,也不存在类似医保异地就诊报销等相当繁琐的问题,从而能为患病者及其家庭在早期治疗中就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商业重疾险产品,其保障范围除了行业统一规定的25种常见大病,大多还涵盖形形色色的“罕见大病”。如某人寿保险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重疾险产品,不仅涵盖55种重大疾病,还对轻微脑中风、原位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10种较为常见,但不属合同约定的重疾类轻症疾病给予基本保额20%的赔付,且该赔付不影响重大疾病的理赔责任,其针对少儿、男性、女性高发的特定恶性肿瘤,也给予基本保额20%的赔付。 在购买重疾险的前提下,家庭保障该如何排序 太平人寿健康险专家表示,对一个家庭而言,当经济来源主要集中于某一个人时,家庭风险就高度聚集在这位家庭成员身上,应优先为其投保重疾险。如刘女士是世界500强企业上海分公司的CFO,年薪颇丰,是其家庭的“财富创造者”。但两年前,刘女士被查出罹患乳腺癌,需长期住院治疗甚至接受化疗,因暂时无法工作,收入锐减。而家中当时新买一套别墅,本来不在话下的按揭贷款,瞬间成为沉重负担。虽然刘女士的家庭积蓄足够应付高额医疗费用开支,但还贷压力、家人精神压力陡增,其未来职业发展和收入也深受影响,整个家庭由财务较为自由状态转至紧张状态,女儿早就计划好的留学计划也暂时搁浅。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家庭支柱若因罹患重疾“倒下”,对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影响巨大。也只有在家庭支柱已有保障的情况下,再为家庭其他人购买意外、重疾等其它保险产品,才是足够科学的家庭保障规划。那么,该为家庭支柱投保多少额度的重疾险?事实上,随着医疗费用和物价连年上涨,重疾险的保额也应“水涨船高”,10万元额度早已不够用,20、30万元是必备的。 太平人寿健康险专家建议,在规划重疾险保额时,消费者应重点考虑三个部分。首先,当然是应对大病的治疗费用。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目前一项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包括住院、手术、器械、药物等)至少在10—50万元左右,如果想用进口药物和器械,总费用更昂贵。第二点要考虑的是,病人结束常规治疗离开医院后的恢复费用,包括康复、营养、护理等成本,这一部分费用往往容易被忽略。一般而言,罹患重疾并成功接受治疗后,病人至少需要两年康复时间,但不少家庭出于经济考虑,在病人没有好好恢复的前提下,就匆匆回到职场,其实还是埋下隐忧。第三部分,要考虑弥补收入损失,特别对于高收入阶层,大病治疗期间,收入损失巨大,若有高额的重大疾病保险金给予补偿,则轻松不少。 另外,重大疾病的保障规划,哪怕是家庭支柱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家庭支柱收入的增加和年龄变化,宜每隔两年检查一下保单,适时填补保障缺口,让自身的保障更妥帖。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意向来选择。重疾种类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有轻度重疾比没有轻度重疾的好。具体情况可以再沟通。

文章TAG:重疾  保险  到底  有没有  买重疾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