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正确使用油罐

(1)首先要建立、健全油罐技术资料,如图纸、说明书等。(2)安全贮运作业,新建成或维修后的油罐要试压,收油时要进行检查。(3)加强日常检查和维修管理。(4)储存、收发油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油品的各种蒸发损失。
偶的感觉要看这个储罐的大小和形状,比如卧式的储罐可以用不锈钢小浮球,立式的储罐可以用浮盘。

如何正确使用油罐

2,液化气储罐使用事项

液化气储罐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储罐等,液化气储罐的安全注意事项参考资料:ih.zhidao.baidu//url= http://url.cn/3LcArj参考资料:Mp3.baidu//url= http://www.99114.com/Supply/Detail.shtml?id=5004887
气瓶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与火源、热源的间距不应小于1.5m。气瓶不准用火烤、开水烫或在阳光下暴晒。要经常检查气瓶阀门和管路接头等处的气密性,要保持不漏气。一般用肥皂水检查漏气情况,严禁用明火试漏。 点火时,应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气,不应颠倒这个顺序。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不要离开,防止水沸溢浇灭火,造成液化气流窜引起爆炸。气瓶使用后,必须关紧阀门,防止漏气。 气瓶内的液化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一定的余压力。余压力一般应大于49.03kPa(即0.5kg/cm2,表压),防止空气进人气瓶中。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要很好地加以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瓶坠落或撞击,不准用铁器敲击开启瓶阀,要防止日光直射和长期淋雨。气瓶一般2年检查一次。 石油液化气的爆炸范围虽然不太宽,但因其下限小,所以,一旦泄漏时容易引火爆炸。又因LPG比空气重,所以在空气中泄漏时流向下方,好积存在低洼处,成为气体爆炸的隐患。因此,气体容易泄漏的地方。只靠窗户换气不够,还要注意下部的通风。 当发现室内有液化气泄漏时,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使其向没有明火的方向扩散,附近严禁动火,待排除故障,其特有的气味消失后才能使用。漏在地面上的废液,应用砂土覆盖后清除至安全地方。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搬至室外空旷的地方,用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或用湿麻袋捂盖等方法灭火。 要教育儿童不准随便玩弄气瓶,使用者要了解使用气瓶的安全知识

液化气储罐使用事项

3,液氮储存罐使用

自增压液氮罐(储存型)主要用于运输和贮存液体介质(液氮、液氧、液氩),亦可作为其它制冷装置的冷源,容器由内胆,外壳及仪表阀门组成,上部有压力表,可方便地观测内胆压力,为提高容器使用安全性配有两个安全阀。 一、 使用: 1、 进液: 从进/排液阀进液,向液氮罐内充液时,请先开启放空阀,将输液的金属软管接在进/排液阀上,打开进/排液阀,即可以从进/排液阀加入液体介质,充液完毕后,关闭进/排液阀。 2、 贮存: 当您用该液氮罐贮存液体介质时,请关闭进/排液阀和增压阀,必须打开放空阀。 3、 运输: 当您用该液氮罐运输液体介质时,各阀门的开关状态应和贮存时的一样,并请将包装箱底座垫在容器座圈子下,用绳索将容器可靠地固定在汽车上。 4、 输液: 如果你想从液氮罐内输出液体时,请按下列程序操作: (1)、关放空阀; (2)、开增压阀; (3)、观察压力表; (4)、当压力上升到0.05MPa(0.5kg/cm2)时,打开排液阀,即可以连续输液。 二、 注意事项: 1、 由于液氮罐的热量较大,第一次充液时,热平衡时间较长,可先充少量液体介质预冷,然后再缓缓充满(这样才不容易形成冰堵)。 2、 为减少以后充液时的损耗,请您在液氮罐内还有少量液体时即重新充液。或在用完液体后的48小时内充液。 3、 为保证液氮罐使用的安全、可靠,只能充装液氮、液氧、液氩。 4、 当把增压阀打开进行升压工作时,由于增压盘管是与外筒的内壁贴合在一起的,盘管中通过液体时会吸收外筒的热量进行汽化以达到升压的目的,在外筒上可能会有斑点状的结霜。关闭增压阀后,霜点会慢慢的散去。当增压阀关闭没有进行输液工作时,容器外表面有结水、结霜现象,这说明容器的真空已经破坏了,该容器不能继续使用了。应找专业厂家维修或作报废处理。 5、 在三级或三级以下的路面上运输液体介质时,汽车时速请不要超过30km/h。 6、 液氮罐上真空嘴,安全阀的封条,铅封不能损坏。 7、 如果液氮罐长期不使用,请将罐内部的液体介质排出并吹干,然后关闭所有阀门封存。 8、 液氮罐在充装液体介质前,必须用干燥空气将容器内胆和所有阀门、管道吹干后,方能装液体介质,否则会造成管道结冰阻塞,影响升压和输液。 9、 本设备属仪器仪表类,使用时应轻拿轻放,开启各阀门时力道要适中不宜过大,速度也不能过快;特别是将金属软管与进/排液阀处的接头进行联结时,不能用大力拧得过紧,稍微用力拧到位能密封就可以了(球头结构容易密封),以免将接管拧斜甚至拧断,拧时用一只手扶住阀体。 三、 故障排除: 1、 阀门处有泄漏现象,这是由于阀门的压紧螺母密封不严造成的,用扳手拧紧。 2、 冰堵现象,一般情况下是在增压盘管处发生,有时也会在排液管处发生,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容器后,没有被充分排出,在低温下凝结成了冰,堵塞了管道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先从氮气瓶往容器里充氮气,把容器内部的压力升到0.05MPa-0.09 MPa之间,将容器内部的液体介质排空;然后再用热氮气或干燥的热空气对冰堵的管道进行吹除,将冰吹化并排出,关闭所有阀门即可。

液氮储存罐使用

4,低温储罐操作流程

1、低温储罐使用流程:1.卸车进液流程:槽车内LNG通过管道连接经过进液总管注入到储罐内。操作步骤:刚开始卸液时先开启储罐顶部进液阀,LNG由储罐的顶部进液口注入储罐内,储罐内部的顶部进液管为喷淋状态,通过喷洒低温LNG可以有效的降低储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但当槽车内LNG总量少于3吨时须将顶部进液阀关闭,因为槽车内的LNG少于3吨后会有气液混合通过管道进入储罐内造成储罐快速升压而影响卸车,而开启底部进液阀后切换至由底部进液口卸液后气液混合要通过储罐内大量LNG的冷却转换为液态,既能阻止储罐快速升压又能彻底完成卸车。2.用液流程:储罐内LNG由出液口流出经过物理处理即可使用。操作步骤:用液时开启储罐的液体排放阀LNG流出即可进行后续物理处理并使用。3.储罐增压流程:储罐内LNG通过物理处理(LNG的特性: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将膨胀625倍)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后再次回到储罐内完成增压。操作步骤:储罐需要增压时将底部进液口作为增压出液口,储罐增压时储罐内LNG经底部进液流出经过空温式气化器加热转换为气态膨胀后通过储罐的气相口回到储罐内完成增压,需开启底部进液阀和回气阀。4.BOG用气流程:生产过程中当储罐内的压力高于正常值时为了避免排散浪费且须降低储罐压力时。即可将储罐内的气态天然气通过气相口经过物理处理后即可使用。在进行BOG用气时储罐的回气阀将作为BOG出气阀使用。操作步骤:当储罐压力高于正常使用压力时若用气点在用气,开启储罐的回气阀气体经过气相口至后续物设备理处理后可直接使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储罐压力降值使用范围最低点后关闭回气阀。5.降压排散流程:当储罐的压力值接近安全阀排放压力值时,应提前进行手动放散,防止安全阀起跳造成安全阀被冻住等故障出现。操作步骤:开启放空阀将储罐内的超压气体通过气相放空口进行排散。3、天然气低温储罐使用须知:1.低温储罐的防爆口和抽真空口严禁碰撞和私自开启。2.低温储罐的最佳使用压力值应比储罐的设计压力低0.2MPa。当储罐升压值低于安全阀起跳压力值0.05MPa时必须进行手动排散或BOG用气。3.低温储罐的工艺根部阀门不应作为操作阀门,不能经常性的进行开启关闭。4.进行卸液时应关注储罐液位,避免过量盛装,在不确认的情况下可以开启溢流阀进行观测。5.低温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相关的管路应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因管路泄漏造成计量不准,从而引发危险。6.场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合格培训、取证后方可进行操作,避免错误操作引发危险。7.低温储罐半径4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站场内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希望能帮到您天然气低温储罐工艺接口:a-底部进液口 b-顶部进液口 c-出液口 e-气相口 f-气相放空口h-气相取样口 i-液相取样口 g-溢流口 r-防爆口 m-抽真空口1、天然气低温储罐系统使用流程:1.卸车进液流程:槽车内lng通过管道连接经过进液总管注入到储罐内。操作步骤:刚开始卸液时先开启储罐顶部进液阀(gj-101),lng由储罐的顶部进液口(b)注入储罐内,储罐内部的顶部进液管为喷淋状态,通过喷洒低温lng可以有效的降低储罐内的温度和压力。但当槽车内lng总量少于3吨时须将顶部进液阀(gj-101)关闭,因为槽车内的lng少于3吨后会有气液混合通过管道进入储罐内造成储罐快速升压而影响卸车,而开启底部进液阀(gj-102)后切换至由底部进液口(a)卸液后气液混合要通过储罐内大量lng的冷却转换为液态,既能阻止储罐快速升压又能彻底完成卸车。2.用液流程:储罐内lng由出液口(c)流出经过物理处理即可使用。操作步骤:用液时开启储罐的液体排放阀(gj-103)lng流出即可进行后续物理处理并使用。3.储罐增压流程:储罐内lng通过物理处理(lng的特性: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将膨胀625倍)有液态转化为气态后再次回到储罐内完成增压。操作步骤:储罐需要增压时将底部进液口(a)作为增压出液口,储罐增压时储罐内lng经底部进液流出经过空温式气化器加热转换为气态膨胀后通过储罐的气相口(e)回到储罐内完成增压,需开启底部进液阀(gj-102)和回气阀(gj-106)。4.bog用气流程:生产过程中当储罐内的压力高于正常值时为了避免排散浪费且须降低储罐压力时。即可将储罐内的气态天然气通过气相口(e)经过物理处理后即可使用。在进行bog用气时储罐的回气阀将作为bog出气阀使用。操作步骤:当储罐压力高于正常使用压力时若用气点在用气,开启储罐的回气阀(gj-106)气体经过气相口(e)至后续物设备理处理后可直接使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储罐压力降值使用范围最低点后关闭回气阀(gj-106)。5.降压排散流程:当储罐的压力值接近安全阀排放压力值时,应提前进行手动放散,防止安全阀起跳造成安全阀被冻住等故障出现。操作步骤:开启放空阀(gj-107)将储罐内的超压气体通过气相放空口(f)进行排散。3、天然气低温储罐使用须知:1.低温储罐的防爆口(r)和抽真空口(m)严禁碰撞和私自开启。2.低温储罐的最佳使用压力值应比储罐的设计压力低0.2mpa。当储罐升压值低于安全阀起跳压力值0.05mpa时必须进行手动排散或bog用气。3.低温储罐的工艺根部阀门不应作为操作阀门,不能经常性的进行开启关闭。4.进行卸液时应关注储罐液位,避免过量盛装,在不确认的情况下可以开启溢流阀(gj-105)进行观测。5.低温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相关的管路应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因管路泄漏造成计量不准,从而引发危险。6.场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合格培训、取证后方可进行操作,避免错误操作引发危险。7.低温储罐半径4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站场内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5,低温储气罐操作规程

低温贮罐安全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贮罐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的试验,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查。 1.1、气密性试验 贮罐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试验时间根据贮罐大小决定,但不得低于4小时。 1.2、吹除处理 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用无油的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对贮罐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用以除去潮湿空气。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在进行吹除时比空气轻的气体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加入,底部用液体进出口阀排除。为了加快除去罐内湿气,吹除气体可加温到80-1000C,对于各管阀均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应从接头处排除气体,以便排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 1.3、阀门仪表的检查 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仪表是否灵活可靠,液位计的接管是否畅通无阻。 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补充充液。 2.1、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下的充液)。其步骤如下:2.1.1、联接充液管线。 2.1.2、对充液管线进行吹除(每次充液前都应进行),在上部液体进出口阀未开启前,由液源排出阀向输出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同时打开管道残液放空阀,对其管道进行清洗,以除去管道中的湿气和灰尘杂质。 2.1.3、打开内管放空阀、压力表阀,同时启动液位计。 2.1.4、打开上部进液阀,由上部进液,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上部进液阀开度要小,使管路和内筒慢慢稳定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待内筒放空阀稳定排气时,可以开大上部进液阀,加大充灌速度。 2.1.5、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位时,打开液体进出口阀,关闭上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2.1.6、当液体充满指示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贮罐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液体进出口阀,停止充液同时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 ,排除充液管道中的残余气液。 2.1.7、充灌结束,拆除充液管线。 2.2、补充充液(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不再需要冷却内筒) 2.2.1、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一开始就可加大充液量,充装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压力变化。如果直接从液体进出口阀进液,压力上升较高时,为降低压力可改由下部(底部)进液为上部(顶部)进液。 2.2.2、另外,从压力的角度,可以分为常压充灌和带压充灌。 2.2.3、常压充灌过程中,内筒放空阀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因此叫常压充灌。 带压充灌中,放空阀关闭,罐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因此叫带压充灌,但是其贮罐的工作压力应大于2Kg/cm2。 3、增压 当贮罐内液体需要充装到其它贮藏室罐或汽化使用时,需要增加内筒压力,增加压力的高、低视用户实际使用需要而定,但不得超过贮罐的最大工作压力。 其增压程序为: 3.1、检查压力表、液位计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3.2、确定气体通过阀已经全开状态。 3.3、缓慢打开增压器前阀门(增压阀),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若排液速度较快,内筒压力下降较快,可开大增压阀。当压力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时,关小或完全关闭增压器前阀,此时增压器内液体将继续蒸发至所需的压力。增压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压力表指示值变化。 4、液体排放 液体排放有三种形式 4.1、汽化器排液 当罐内压力达到要求后,即可打开排液阀向汽化器供应液体,使之升温汽化送往使用现场,这是带有汽化器贮罐的主要排液方式。 4.2、由液体进出口阀排液此种排液是利用输液软管向槽车或其他较大贮罐供液,其操作规程基本同于充灌液体,只是液体进出口阀由进液变为了排液。 4.3、由排液阀(也称液体排放阀)或通过杜瓦管直接排液 此种排液是向杜瓦罐等可移动小型容器供应液体,将小容器的金属软管与排液阀处(或通过杜瓦管)的接头接好,打开液体出口阀,即可供应液体,此种排液量较小,对固定贮罐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增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 5、贮存 液体贮存包括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两种方式: 5.1、常压贮存 常压贮存的过程中,内筒的放空阀始终开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罐内压力不至于升高,由于自然蒸发很小放空阀只需微开即可。(开度以保持罐内压力不变为宜)。 5.2、带压贮存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放空阀关闭,因为自然蒸发的气功体留在罐内,内筒压力逐渐升高,此时压力表显示压力,当内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立即打开放空阀减压。 6、充排液同时进行的问题 有不少场合要求供应气体不断,对于有两个以上的罐是满足要求的。但对于只有一个贮罐的情况下,能不能连续供气,关键就在于贮罐能否实现充排同时进行的问题。若用罐车向固定式贮罐充灌液体,一般来说充排同时进行应具以下条件: 6.1、固定贮罐的工作压力应在0.02Mpa以上。 6.2、充灌液体过程中应经常调整上部进液阀和液体进出口阀,因为从上部(顶部)进液可使罐内压力下降,从下部(底部)进液可使罐内压力上升。 6.3、充排液同时进行时,如果从下部(底部)进液,仍无法满足使用压力要求,可打开和调整增压阀的开启大小,以保持罐内压力稳定。 7、维护 7.1、不得拆弄外筒防爆装置和真空阀,否则将破坏贮罐的真空度。 7.2、外壳属于外压容器承受大气压力,严禁碰撞,免外壳受到损坏,影响真空度。
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氧气罐、氩气罐、二氧化碳罐的操作规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在本标准发布后,下列文件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凡是注明版本号或年代号的引用文件,当其被修订时,使用本标准的各部门应探讨是否可使用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版本号或年代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废弃物管理办法3 内容和要求 3.1 运行前的准备 3.1.1 用手动方式,来确认阀的开闭状态3.1.1.1 处在开启状态的阀门有:安全主阀(S-5)、(S-7),气相断流阀(S-2),液面计主阀(1-1),节约阀主阀(S-6)(但在取出液体的场合则为关闭)。3.1.1.2 处在关闭状态的阀门有:底部充罐阀(L-2),顶部充罐阀(L-1),放泄阀(S-1),检液阀(S-3),送风阀(S- 4)。

文章TAG:储罐  使用  方法  如何  储罐的使用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