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

每月领取额=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20年来平均工资*20% [20年来的平均工资现在大概是4到5千] 个人帐户养老金=平均工资*8%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 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用公式表述为: P基础=W在岗(1+n平均指数)÷2×N×1%     P基础——基础养老金 W在岗——职工退休时上一年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平均指数——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个人历年年缴费工资/社会职工平均工资) N——缴费年限

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

2,有谁知道养老保险怎样计算退休金

各地的算法有点不太一样深圳这里的是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的构成是: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员工,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构成是: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本调节金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调节金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在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帐户支取完毕后,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具体计发办法:(一)基础性养老金:按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算;(二)个人帐户养老金:按退休时个人帐户积累额的1/120计算;(三)基本调节金:按本市1997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计算;(四)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标准由市政府另行规定。广东省的在细节上有点不同,所以我想可能各地的不一样。 基本路子是一样的

有谁知道养老保险怎样计算退休金

3,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退休人员工资即养老金。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等于(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2乘个人累计缴费年限乘1%。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4,养老金计算方法

从目前的退休待遇计发办法来看,退休金的高低主要与职工的缴费年限、历年缴费工资的高低、退休时上年度职工在岗平均工资的高低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最终退休待遇就会越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具体会不会影响您的养老金,您可将您的相关数据套入下面的公式计算您的退休金,感谢您的参与!自2011年1月1日起再设三年的过渡期(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对于按新计发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按一定比例发给补贴,2011年退休的补贴额为本人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的差额部分的80%,2012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50%,2013年退休的补贴额为差额部分的20%,过渡期结束后(2014年1月1日起)按新办法计发养老金。1、按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①基础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20③过渡性养老金=2005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1.4% ×平均指数。④过渡性调节金=120+工龄补贴⑤过渡性补贴=(原办法基础养老金+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5%2、按新办法计算养老金①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2×缴费年限×1%②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③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 ×平均指数

5,如何计算养老金

  根据2014年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文章TAG:退休  养老  养老金  计算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