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银行的法律法规关于国债提前支取有关法规

没有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而已,一般在国债票面标注。利息是分档计算的,你所存的时间满足多长时间不满足多长时间时其分档的利率是不同的,时间越长分档的利率越高,正常来说只有存期存满了才能拿到国债票面利率所标明的利率。

关于银行的法律法规关于国债提前支取有关法规

2,国债能不能提前支取是每个银行规定不同还是所有银行统一的

国债可以提前支取,国家的政策每个银行规定都是一样的,不过提前支取虽然会靠档算利息,但是要支付1%手续费的。
若在招商银行购买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或凭证式),均可提前兑付,手续费按兑付本金的0.1% 收取。具体规定可打开网页链接 进入“个人银行业务”详细了解。

国债能不能提前支取是每个银行规定不同还是所有银行统一的

3,提前支取不到期国债是怎样规定的

若是招行一卡通购买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如需提前兑付:请提供借记卡或存折及有效身份证明在招行任意网点办理。若代办,需同时出示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温馨提示】1.提前兑取时应计利息以及应计扣息规定以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公告为准。2.可以部分提前支取,且可以办理多次部分提前支取,最大次数=持有份额/100。
工商银行于付息日和到期日将储蓄国债利息或本金自动存入您指定的资金账户,无需您上门办理。如需提前兑取,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债券交易介质(含财富卡、理财金账户、牡丹灵通卡.e时代、牡丹灵通卡、活期一本通存折),填写《债券交易凭证》,到工商银行的任一开办储蓄国债业务的网点办理相关手续,并按兑取本金的1‰缴纳手续费。温馨提示:储蓄国债在付息日和到期日前规定时间内将停止办理提前兑取、非交易过户等一切与债权转移的相关业务。

提前支取不到期国债是怎样规定的

4,国债提前兑付利息怎么算

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通常是不满半年的不记息,满半年不满两年的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满两年不满三年有2点几个百分点,关键是你买的是什么年份发行的什么期数的国债,因为不同年份和期数的国债利率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提前赎回利息会很低,但如果你是近两年买的国债一直持有也不划算,可以考虑提前赎回换成定期存款或者买新发行的国债。
按活期走
每期国债发行时,都会明确说明提前兑付利息时的利率,所以只要注意查看每期国债的发行公告即可。
凭证式国债一般都可以提前兑取,但需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且提前兑付有最低持有期限的限制且利率为惩罚性的低利率。如果只持有两个月应该没利息.提前赎回需身份证和国库券收款凭证. 是的,最低期限一般是3——6个月,但以前和现在发行的限制期不同,具体你买的是哪一期你需要看发行时的公告或者银行咨询。

5,国债提前领取手续费及利息怎麽算

比如购买的是2011年的第十八期电子式国债。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15%。提前兑取的条件就是如下:(一)提前兑取手续费率为兑取本金额的1‰。(二)从2011年10月15日开始计算,持有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12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持有满12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三)付息日和到期日前7个法定工作日起停止办理提前兑取。如果按说的第二年利息拿到后再提前兑取,那么:(一)需要支付兑取本金额的1‰手续费。(二)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
(1)首先应确定投资者所购入的是凭证式国债还是记账式国债。(2)凭证式国债:国债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从购买之日起,3年期和5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2年按0.72%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2%左右计息。(3)记账式国债:收益主要和交易价格相关。一般持有时间越长;利息收益越高。
你买的是记帐式国债还是凭证式国债? 记帐式国债直接卖出就可以得到你持有期间的应计利息,但是记帐式国债的价格是浮动,如果当初你买成100元/张,现在的价格的跌破100元,你卖出的话就会亏损; 如果是凭证式国债,你直接到原购买的银行网点赎回,提前赎回按分段计息,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2年按0.72%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2%左右计息;还要支付0.1%的手续费;建议你最好持满2年整再去银行赎回。
定期提前取款利息按活期算没手续费,1年期票面年利率2.60%;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从购买之日起,1年期凭证式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0.36%计息。

文章TAG:储蓄  储蓄国债  国债  提前  储蓄国债提前兑取规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