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

收入=消费+储蓄 投资=收入—储蓄
人来掌握。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一个都不能少 运用的自如就良性循环,提高生活水平。 运用的不好,很难过哦!
钱!

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我想你说的是消费函数,C=A+BY A代表自主消费,就是说即使你没有收入也要花钱,因为我们要吃喝。 B表示边际消费,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有多少用在消费上。 储蓄函数是S=Y-C,这是与消费函数互补的,整理一下就可以了。 这样回答你能理解么?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凯恩斯主义中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按照你的问题应该是投资-储蓄恒等式。即I=S,投资=储蓄。如果要说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就按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来说,c表示消费与s是互补关系。Y=C+S即,消费+储蓄=收入。
凯恩斯的短期消费函数是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它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某一个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平均消费倾向(apc)等于1;低于该可支配收入水平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高于该可支配收入水平时,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在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mpc)大于零小于1。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表示消费,用y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 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表示自主消费,b表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s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的右边储蓄为正。(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

凯恩斯主义中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4,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有何关系

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web-xfjj/chp11-15/p11s1.htm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
凯恩斯的短期消费函数是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它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某一个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平均消费倾向(apc)等于1;低于该可支配收入水平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高于该可支配收入水平时,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在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mpc)大于零小于1。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表示消费,用y表示收入,则apc= 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 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表示自主消费,b表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s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的右边储蓄为正。(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

5,作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总产出的画法

s为储蓄 c为消费 e为均衡点 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用is-lm来决定
(1)消费函数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需求决定于许多因素。在影响消费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水平始终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可以一般地表示为c=f(y)。如果把收入之外的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也考虑在内,并假定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就可以得出消费函数: c=c0+cy 式中,c0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不依赖于收入的消费,即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水平,称为自发消费或自主消费,c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人所引致的消费变动量,所以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0 consume),简称mpc。通常,它是一个大于零小于l的参数。用公式表示即为: 假设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边际消费倾向也可以表示为消费对收入的导数。即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不同,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即 例如,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50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函数即为: c=5000+o.8y 根据上式,当国民收入为100000亿元时,消费需求即为85000亿元,平均消费倾向为0.85=85000/100000。 如果用几何图形表示消费函数,在一个纵轴代表消费,横轴代表收入的坐标中,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正的消费曲线。如图4—2所示。 从图4—2可以看出,c0是消费曲线在纵轴的截距,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自发消费增加可以使消费曲线向上平移,反之则向下平移;当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时,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大,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反之,消费曲线的斜率会变小,即消费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 (2)储蓄函数 与消费函数相联系的概念是储蓄函数。由于y=c+s,因此,同消费一样,储蓄也是收人的函数,可以一般地表示为s=f(y)。如果将消费函数代入y=c+s,经移项整理,就可以得到储蓄函数: s=y-c=y-(c0+cy) s=-c0+(1-c)y 式中,c0为自发消费,是一个负值。负值的含义是,当收人为零时,消费者不得不动用过去的储蓄用于消费,故当前的储蓄即为负值。(1-c)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收入所引致的储蓄的变动量,所以被称为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简称 mps,它是一个大于零小于l的参数。边际储蓄倾向用公式表示即为: 当收入增量和储蓄增量为极小时,边际储蓄倾向也可以表示为储蓄对收入的导数。即 与边际储蓄倾向相联系的概念是平均储蓄倾向(aps),它是储蓄与收入的比率。即 根据前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储蓄函数: s=-5000+(1-0.8)y 当国民收入y为100000亿元时,储蓄应为15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的情况下,边际储蓄倾向为0.2=(1-0.8),而平均储蓄倾向则为0.15=(15000/100000)。 在一个纵轴为储蓄,横轴为收入的坐标中,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正的储蓄曲线。如图4—3所示。 实际上,由于国民收入y恒等于消费c和储蓄s之和,因此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与此相联系,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以及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之和都恒等于l。即 mpc+mps=1, apc+aps=1 在两部门经济中,不仅存在消费需求,也存在投资需求。与消费一样,投资也是一个内生变量,有自己的函数形式,即投资函数。但是在只考虑产品市场时,由于不涉及货币市场以及与货币市场相关的利率这一决定投资的变量,因此假定投资是一个常数。在本章第二节分析货币市场的均衡以后,我们再将投资作为内生变量,考虑投资与利率的关系。

文章TAG:消费  储蓄  关系  关系图  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