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储蓄的定义

储蓄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价证券的保险产品,与金融资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储蓄的增长是转化为保险的潜在力量,这是储蓄收入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寿险产品同时具有储蓄的功能,因而储蓄相对于保险又有一个替代作用。尤其是在寿险产品的收益率没有绝对优势时或者消费者对于利率并不敏感的条件下,一定量金融资产的增长必然要在储蓄和保险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储蓄的增长必然会挤掉对保险产品的需求,这就是储蓄的替代效应。与此同时储蓄和银行利率是紧密联系的,高的通货膨胀往往伴随高利率,而高利率能够吸引高的储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保险业在93年和98年会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93年我国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所以保险产品相对于储蓄而言没有任何优势,人们将大量收入转化为储蓄,以至于当年的收入弹性值出现负数的情况。而从97年开始的连续降息使得同期的寿险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从而出现人们抢购保险的风潮,因此收入弹性值远远大于其他的年份。至于在宏观分析中储蓄对需求的影响还依赖于经济学中对于储蓄的定义,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银行公布的储蓄数字,这两个储蓄的意义不同

储蓄的定义

2,账户的定义是什么

银行账户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银行开立的用于办理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经济往来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活动的活期存款账户,一般称之为银行结算账户。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定期存款账户或个人开立的储蓄账户不属于银行结算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   (一)基本存款账户的概念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基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该账户办理。   (三)基本存款账户的开户要求   1.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资格   根据规定,下列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武警部队、居民社区委员会、民办非企业组织(如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学校、福利院、医院)等。   同时,有些单位虽然不是法人组织,但具有独立核算资格,有自主办理资金结算的需要,也允许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主要包括非法人企业(如具有营业执照的企业集团下属的分公司)、外国驻华机构、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如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等。(个体工商户)   2.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所需的证明文件   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正本;   单位对附设机构同意开户的证明;   一般存款账户   (一)一般存款账户的概念   一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   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专用存款账户   (一)专用存款账户的概念   专用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有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专用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   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如基本建设基金。   临时存款账户   (一)临时存款账户的概念   临时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二)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   临时存款账户用于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注册验资而发生的资金收付。   临时存款账户支取现金,应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   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   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而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存款账户。   自然人可根据需要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也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确认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范围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支取;   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判断)   (三)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   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办理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借记卡等结算业务的,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一)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符合法定条件,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相应的银行结算账户。   单位或个人只要符合下列相关条件,均可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相应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1.存款人在营业执照注册地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可以在经营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2.存款人在异地取得借款和有其他结算需要的可在异地开立一般存款账户;   3.存款人有回笼异地货款、支付异地营销开支需要的,如企业驻外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可以异地开立收入汇缴和业务支出专用存款账户;   4.在异地有短期的临时经营活动,如有文艺团体在异地的演出活动,生产厂家在异地的展销活动等,可以异地开立临时存款账户。   (二)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范围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应按照开设的不同账户的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

账户的定义是什么

3,储蓄的定义

储蓄又称储蓄存款,是指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我国的储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现金是个人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方式强 迫其存入或不让其存入储蓄机构。同样,居民可根据其需要随时取出部分或全部存款,储蓄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取存款。并要支付相应利息。储户的户名、帐号、金额、期限、地址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合法的手续均不能查询储户的存款,储蓄机构必需为储户保密。
储蓄 个人将节余的或者暂时不用的货币即钱存入银行,或者存入按规定可以办理存储业务邮局的一种货币信用行为。存入银行、信用社的叫银行储蓄,存入邮局的叫邮政储蓄。储蓄基本上分为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两种形式
你想明确的话,就看投资了多少,那么就储蓄了多少!呵呵!不用那么高深的将就是这样了!
知道通货膨胀么。 以5%的通货膨胀率来说,你的钞票的购买力在不到15年内,就会少掉一半,在随后的5年内,又回再少掉一半。通货膨胀如果是7%,只要经过21年,也就是从61岁“提早”退休,到82岁为止,你的钞票购买力就会降到只有目前的1/4。 然而82岁却是日渐常见的平均寿命。这点显然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个人已经退休,没有办法再增加资本,抵消通货膨胀对购买力可怕的侵蚀。 下表列出通货膨胀率升高对购买力的损害。 通货膨胀率 把你的钞票减半所需要的时间 2% 36 3% 24 4% 18 5% 14 6% 12 7% 11 2.投资人最大的敌人 我们大部分人应该比较熟悉下面这个故事:如果你在20世纪开始时,投资100美元在美国的普通股上,这笔投资到今天值多少钱?立刻告诉你答案,是 733383美元!哇,100美元变成了70多万美元!但是,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要问几个有助于澄清事实的问题。 问题:这95年的收益中,有多少是最近20年的利益? 答案:大部分是;事实上,到1975年为止,这笔钱只增加到7.5万美元,其余64.3万美元是最后20年股票市场勃兴才得到的。 问题:表面看来让人惊奇的收益中,有多少其实只是通货膨胀造成的“膨胀”效果? 答案:大部分都是:将近一个世纪的真正获利只略超过4万美元,但就100美元来说,这确实也是庞大的利益,但是,同样确实的是,这样只占名目收益733383美元的6%而已。 重点不是复利多么善于增加实质的财富,重点是通货膨胀会无情的摧毁财富的购买力,速度几乎和经济成长创造财富的速度一样快。只有实质的净获利才能花用,因此要小心一些宣传和广告,这些东西用未来赚到惊人“财富”的虚幻承诺,欺骗投资人,却不解释通货膨胀同时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冷酷无情的摧毁你的资本。在1960年用100美元可以买到的东西,到1995年要花上500美元。换句话说,只不过在30年里,通货膨胀使每1美元的价值减损了80%,以复利计算,每年减损的比率是4.8%。 通货膨胀磨损和侵蚀的力量是投资人最大的敌人,这点很清楚、很确定。只要经过20年,如1美元的购买力就会萎缩成0.35美元。 虽然上面的例子举的是股票,但换为储蓄一样适用,总的来说就是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一定的值,那你存在银行里的钱获得的利息速率将会低于贬值的的速率,也就是说当存的钱以前可以买到的东西,现在把它连利息全部取出来加在一起也买不起那的东西啦! 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主流经济学家对于通货膨胀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为两派,“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珐掸粹赶诔非达石惮将是通胀率数值最主要的影响,“凯因斯主义者”相信货币、利率和产出间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凯因斯主义者也倾向除了一般标准消费性商品物价通胀外再另附上生产性商品(资本)通胀。其他理论,例如奥地利经济学派,相信通膨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导致
到储蓄所问问就知道了
储蓄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价证券的保险产品,与金融资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储蓄的增长是转化为保险的潜在力量,这是储蓄收入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寿险产品同时具有储蓄的功能,因而储蓄相对于保险又有一个替代作用。尤其是在寿险产品的收益率没有绝对优势时或者消费者对于利率并不敏感的条件下,一定量金融资产的增长必然要在储蓄和保险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储蓄的增长必然会挤掉对保险产品的需求,这就是储蓄的替代效应。与此同时储蓄和银行利率是紧密联系的,高的通货膨胀往往伴随高利率,而高利率能够吸引高的储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保险业在93年和98年会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93年我国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所以保险产品相对于储蓄而言没有任何优势,人们将大量收入转化为储蓄,以至于当年的收入弹性值出现负数的情况。而从97年开始的连续降息使得同期的寿险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从而出现人们抢购保险的风潮,因此收入弹性值远远大于其他的年份。至于在宏观分析中储蓄对需求的影响还依赖于经济学中对于储蓄的定义,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银行公布的储蓄数字,这两个储蓄的意义不同

储蓄的定义


文章TAG:储蓄  储蓄账户  账户  定义  储蓄账户定义的条文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