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罐的定义,如何确定甲苯储罐是否泄漏如果有泄漏改如何处理
来源:整理 编辑:大钱队理财 2023-06-03 12:23:13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确定甲苯储罐是否泄漏如果有泄漏改如何处理
搜一下:如何确定甲苯储罐是否泄漏,如果有泄漏改如何处理
2,简述地下罐的优缺点
一、如果是500方以上的储罐,其主要优缺点如下:1、优点:地下储罐比地上储罐更加安全,蒸发量更小,2、缺点:地下储罐成本太高,对地质情况要求相对也高,通常不采用。二、如果是500方以下的钢制储罐,其实所谓的地下是指罐顶标高低于周围地面0.5m以上,而不是像油罐一样埋在地下。对于这种罐,地下罐的安全间距比地上罐可以缩小50%,但是工程施工成本比较高,同时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做相应的外防水
3,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有哪些
1、确定原则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下列情况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如下: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2、依据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扩展资料:重大危险源辨识适用范围一、适用1、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2、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3、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二、不适用1、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2、军事设施;3、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4、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5、地下储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大危险源分级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等)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4,结合本人实际对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确定不可容许的
序号 危险源 标 准1 储罐区 ①有任一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②多种危险品:q1/Q1+q2/Q2+…+qn/Qn≥12 库区 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 ①长输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气体:P≥1.6Mpa ②公用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液体:L≥200Km,D≥300mm ③工业管道:中高压燃气公用管道: D≥200mm5 锅炉 ①蒸汽锅炉:P≥2.5Mpa.蒸发量≥10t/h ②热水锅炉:T≥120℃,P≥14Mw6 压力容器 ①介质为极毒,高度或中毒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②易燃介质P≥0.1Mpa且Pv≥100Mpa.m37 煤矿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 尾矿库 V≥100m3,H≥30mGB18218—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本文从开展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意义、步骤、方法以及实施过程,重点阐述了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d9t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93-01 一、引言 如何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隐患及存在的风险,开展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探索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形式,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落实安全措施,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我公司目前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文件学习理解不够,在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时没有条理性,对作业环节、作业过程没有做全面分析,有的作业环境经过改造后,没有对新的危险源重新辨识,存在着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的问题。 二是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的方法使用不当,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评价方法概念不清。在用lec方法判定时,各单位对同一工艺过程危险源分析时l、e、c的取值存在误差较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区别。 三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后,对控制措施的掌握标
5,如何防止雷电的伤害
【防雷击须知】
雷电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其危害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由架空线引导的侵入雷。如各种照明、电讯等设施使用的架空线都可能把雷电引入室内,所以应严加防范。
一、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本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二、预防雷电的方法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致病死亡。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雷雨天气发生时,即使在安装了避雷针的情况下,也应该迅速拔掉室内电视、电冰箱以及天线电源的插头,防止空间电磁波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从电闪雷鸣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来看,空旷场地上、建筑物顶上、高大树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
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宏民:在室外,要考虑到雷电活动区域,看雷电活动远近,一般是听雷声就能判断出远近,不要躲到避雷针和大树下面。在空旷的地方不要打雨伞,因为雨伞有针尖,电场强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旷地方打手机。要蹲下来,两脚并拢。
专家最后强调,如遇雷雨天气,市民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这些建筑物或汽车被雷击中,它们的金属构架或避雷装置或金属本身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雷电统计的概念】
雷电次数——当雷暴进行时,隆隆的雷声持续不断,若其间雷声的时间间隔小于15分钟时,不论雷声断续传播的时间有多长,均算作是一次雷暴;若其间雷声的停息时间在15分钟以上时,就把前后分作是两次雷暴。
雷电小时——就是说在该天文小时内发生过雷暴,更通俗些说是在这个时间里曾听到过雷声而不论雷暴持续时间的长短如何。某一地区的"年雷电小时数"也就是说该地区一年中有多少个天文小时发生过雷暴,而不管在某一小时内雷暴是足足继续了一小时之久,还是只延续了数分钟。
雷暴日数——也叫做雷电日数。这是我们所最熟悉的。只要在这一天内曾经发生过雷暴,听到过雷声,而不论雷暴延续了多长时间,都算作一个雷电日。"年雷电日数"等于全年雷电日数的总和。
雷暴月数——也叫做雷电月数,即指在这一个月内曾发生过雷暴。"年雷暴月数"也就是指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发生过雷暴。
文章TAG:
地下 储罐 定义 如何 地下储罐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