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这个题目支付 补价里是谁,还记得公式吗?换出资产成本法1:换出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 支付不含税补价(-收到不含税补价) 应。=交换资产与被交换资产的免税公允价值的差额方法二:交换资产的成本=交换资产的免税公允价值 支付银行存款(-收到)-3/【提醒1】(一般情况下):/。
借入非固定资产的,借入非货币性资产。1.概念不一样。成本模式下,以历史成本作为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记账;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只要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就要相应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等账户。2.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成本模式,市场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损益;使用公允价值模型,公允价值变动可能会直接影响利润。(比如股票价格的变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3。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同,成本模式下市场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收到对于增值税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分录是一样的: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和贷:银行 存款(或应付及预付账款。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票,因为不是专用票,所以不能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本身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只能将进项税资本化。
记住公式,换出资产成本法1:换出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 支付不含税补价(-收到不含税补价) should。=交换资产与被交换资产的免税公允价值的差额方法二:交换资产的成本=交换资产的免税公允价值 支付银行存款(-收到)-3/【提醒1】(一般情况下):/1
4、...如截图所示,想问这个题目中到底是谁 支付 补价,是谁 收到 补价...刚看到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理解。(课件里的一大段理论我就不抄了。只是为了说明这个例子)第一个难点是:A公司收到-4存款= 1170-1100 = 70(万元)B公司收到不含税。-0/= 1100-1000 = 100(万元)A收到银行存款70万元,这是内部条件(实际发生)。B公司补价的免税数字计算为= 1100-1000 = 1亿(万元)。图的来源是乙方支付70万-4存款。所以实际上是甲方支付给乙方补价元。第二点可能也需要你注意的是乙方的会计分录:④会计分录:固定资产1000元应纳税,170元应加税(进项税);贷款: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900- 70投资收益200此处乙方贷款人的长期股权投资构成为900万元:长期投资明细项目及金额(乙方采用权益法核算)为投资成本800万元、损益调整4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5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0万元。如果能帮到你,那将是我的荣幸,希望能采纳。
5、...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生产设备,并 收到对方以 银行 存款 支付...个人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的计税依据应当确定为:(1)购入的固定资产,以买价及相关税费/123,456,789-3/和其他直接归属于使资产达到预定用途的费用为计税依据;(2)自建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费用为计税依据;(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依据;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依据;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均为计税依据;(6)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费用外,改建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增加计税依据,你所说的属于上面第(5)项。由于你们两个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所以设备入账价值是270。
文章TAG:补价 存款 收到 支付 银行 收到银行存款 支付补价